新闻动态
诚邀“关注”,感谢您的支持!
?? 文编辑 | 禅心凡语LiNO
“有些事情,虽然已过去很久,但仍值得我们回顾;
有些人,虽然存在争议,但依然需要我们客观评价。”
那个年代,在祖国川、滇、藏、青四省交界处,有一片广袤的土地,汉、藏、羌、彝等多个民族在这里交织生活,这个地区被称为“川边”。
展开剩余88%自1904年起,直到1911年12月22日他遭遇不幸去世,本文的主人公,铁血硬汉赵尔丰,度过了他人生中最为辉煌的七年时光。这七年,是他仕途上的巅峰,也是后世评价最多的一个阶段。
赵尔丰直到四十岁时,才通过财力购买了一个知县的位置,而他的三个亲兄弟早已身居高位,官运亨通。相比之下,赵尔丰的官场之路并不顺遂。尽管如此,他依然凭借毅力和决心,走过了二十年的崎岖岁月,最终在接近退休时,才成为五品官。
现实总是如此捉弄人。若不是清末西藏局势的波诡云谲,赵尔丰早已准备退隐,回家安享晚年。然而历史没有如果。那时的西藏,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变故?这让赵尔丰卷入了那个风云变幻的历史潮流,他的命运从此开始了无可逆转的转折。
公元前5世纪,罗马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在其名著《历史》中提到:“在印度北方有一个地方,叫‘伯特’(即西藏),那里到处都是黄金。”
到了19世纪下半叶,英国吞并了整个印度,终于有了进军西藏的机会。1886年,英军占领了哲孟雄(今锡金),西藏的大门开始松动,英国的侵略野心逐渐显现。
1886年以后,越来越多的藏区人民失去了对大清朝的信任,西藏渐渐沦为半殖民地的局面。
1903年12月,英国发动了第二次侵藏战争,并在1904年8月3日占领了拉萨。尽管西藏军民进行了殊死抵抗,同时俄法等列强的态度也表露出不满,但最终,英国的西藏殖民化阴谋依然破产。
此时的大清朝自顾不暇,根本无力援助西藏。英国占领拉萨后,试图迫使清政府签署《拉萨条约》。但当时驻藏大臣凤全坚决拒绝签署条约,结果被英国驱逐出境。凤全随后被调到巴塘(即今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)处理事务,却被人残忍剜眼挖心致死,案发时还同时有两位法国传教士遇害。
事后,巴塘的土司召集了大约三千人开始起义,史称“巴塘事件”。
凤全是晚清为数不多的硬骨头,他在驻藏期间曾整顿官吏,为人刚直不阿。虽然未能死于战场,但他却因遭到小人暗算丧命。这一事件引起了清朝的高度关注,光绪皇帝迅速下达了紧急命令,指示四川总督锡良查明事情真相,并立即派遣得力干将处理事件。
1905年6月11日,四川提督马维骐亲自率领五营精兵开拔,分头进军,最终抵达巴塘。当地的喇嘛和土司头人聚集了上千名武装百姓,誓言抗击清军,企图通过伏击决战。
清朝特别为这支部队配备了新式洋枪、大炮甚至机枪,战力极为强悍。马维骐所带的五营兵力被称为“边军”,专门用于川边的平乱与防守。
赵尔丰正是凭借这支二千人的边军,开始驰骋川边,打击反叛势力,平定骚乱,实施一系列新的政治改革,牢牢捍卫清朝的西南边防。
赵尔丰的父亲赵文颖,是道光年间的进士,曾任山东多个地方的知县。赵父刚到阳谷县时,便被捻军围困。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,他毫不畏惧,带领乡团顽强抵抗。直到捻军攻破阳谷县城,赵文颖在敌阵中英勇冲杀,最终壮烈牺牲。这种血性和勇气,显然也为赵尔丰后来的果敢决断奠定了深厚的根基。
赵尔丰的长兄赵尔震,中进士后历任翰林院庶吉士,工部主事等职。二哥赵尔巽,亦是进士出身,曾任多省按察使,后晋升为湖南巡抚、民部尚书等高位,深得清朝政府的器重。四弟赵尔萃,光绪年间的进士,曾任夏津县知县和直隶州知州。
赵家是官宦之家,兄弟三人均为进士,唯有赵尔丰,在仕途上屡试不第,几度错失良机,直至转任山西知县。
赵尔丰的二哥赵尔巽,在民国时期曾主编《清史稿》。他在传记中写道:“赵尔丰治狱治盗,匪徒绝迹;捉蝗治灾,百姓得免。” 赵尔丰果真是一个干实事的能吏,正如二哥所言,处事果决,政绩显赫。
赵尔丰的努力,得到了山西巡抚锡良的赏识,之后每次调任,锡良总是专门要求赵尔丰随行。赵尔丰终于在经过多年幕后工作后,迎来了属于他的历史机遇,逐步显露出在边疆治理中的卓越才能。
赵尔丰被调至永宁地区,这片位于云贵川交界处的“空白地带”,当地反清会党势力活跃,问题严重。赵尔丰因此下定决心,通过严厉手段,彻底消除这一威胁。他不惜杀掉整个监狱的犯人,因而在当地民间声名狼藉,人称“赵屠夫”。
此次围剿会党虽然规模不大,但赵尔丰铁血果敢的个性,已然展现无遗。他也因此逐渐为后来的镇压暴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
赵尔丰在川边的政治主张,强调改土归流、设立行省、发展教育、开商通道、开矿屯垦等一系列改革措施。这些措施效仿了东三省的做法,意在全面加强西南地区的防卫能力,从而断绝英国对西藏的觊觎之心。
赵尔丰提出了《平康三策》,不久后,驻藏大臣凤全被杀害。赵尔丰接到命令,立即赶赴巴塘镇压暴乱。此举,标志着赵尔丰开始了征服川边的漫长征程。
作为一位已过花甲之年的老人,赵尔丰即将在大清帝国的衰落中,挺身而出,捍卫西南边疆。
后来的历史证明,赵尔丰不仅稳住了川边的领土,还成功进驻拉萨,恢复了西藏全境的控制。他的英勇事迹,令英国长时间不敢再轻举妄动,守护了15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。
在追击叛军过程中,赵尔丰还在藏南设置了多个县,如察隅县,亲自派人竖立清朝的国界碑,标明疆域。
尽管他在镇压叛乱的过程中,过于严厉,杀伐太重,招致民众怨恨,但历史终将公平评价每个人的功过。赵尔丰的英勇与决断,将永载史册,成为华夏民族历史中的一位伟大人物。
发布于:天津市
